他也曾迷茫挫败,在名誉财富与本心良知之间左右摇摆;但最后还是选择继续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哪怕孤军奋战。

然而好景不长,江口很快便四处碰壁,被各方婉拒,他跑遍全国上下,却再难找到一个开放的平台,即使能登台演讲,他想发出的声音也不被允许,他想谈论的话题早已被明令禁止。

他的支持者都渐渐消散在茫茫人海中,不见踪影。

江口的色相开始浑浊、犯罪指数慢慢攀升,在笔记本中记录的演说内容也越来越少,热情消磨,壮志不复。

他的权利被剥夺、他的声音被取缔,反对者利用公权、资本将他的合理诉求污名化,事不关己者依旧默默无声。

这很正常,这无可厚非。

江口一直这样告诉自己,他并没有立场去苛责别人,可是每况愈下的指数、色相却不会给他喘息的余地。

看到这,沢田纲吉忽然发现了另一个人的笔迹——【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为愚昧启蒙者,困惑于无知;为自由开路者,困顿于荆棘;为众人谋生者终葬于人心。】

青年抚上这一个个力透纸背而又潦草凌乱的字迹,最后停在收笔处晕开的那一团乌黑墨迹上。

江口最后一次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演讲,其演说内容便是潜在犯与罪犯的区分管理问题。

沢田纲吉对那一期节目记忆犹新,江口鞠躬下台时,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抨击谩骂,镜头扫过观众席上每一张截然不同的脸,它们摆出的却都是千篇一律的麻木淡漠。

江口的离去,是沉默的,是无声的,他不再“言语”,也不再“说话”。

尽管知道后面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可沢田纲吉还是意难平的继续翻看,空白的纸页被他划得哗啦啦作响,忽然有一张格格不入的黑色纸张从夹缝里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