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背着小红鼓的信鸽飞向天际,阿婉才重新回了房间,既然诸葛亮作出了‘隆中对’,那么就叫诸葛亮来处理益州的事务吧。
‘咕咕’晃晃悠悠扑腾着小翅膀,落地时圆肚皮萌哒哒地颤抖了两下。
一只纤长柔嫩的手突然捏住了它的小红鼓,直接将它拎了起来,随手从荷包里抓出一把粟米,然后伸手打开小红鼓,从里面拿出一封信,回头看向墙边正背着手看舆图的男人。
“孔明,师父来信了。”
诸葛亮回过身来看向妻子黄月英,风一吹,下巴上短短的胡须随风摇曳着。
自从前些日子与几个夏侯家的汉子一起共事后,诸葛亮回来就蓄了须,明明年岁不大,此时却宽袖长袍,手持羽扇,头戴网冠,一副名士打扮。
黄月英表情不变,眼神却不免有些嫌弃。
说实话,看习惯不蓄须的诸葛亮,如今这副模样着实不习惯,男人或许觉得蓄须是成熟的标志,显得格外沉稳,可对同床共枕的妻子来说……蓄须真不是个好主意。
诸葛亮抬手捋了捋短短的胡须,接过书信就展开了,随即绽开笑容,将手中书信又递回给黄月英:“师妹,为夫要去一趟荆州,这边事务便交给你了。”
黄月英看了信,也理解诸葛亮的兴奋。
因为师父在信中写了,想叫孔明去荆州主持事务,叫庞统放宽心,好安心相亲成婚,毕竟庞统年岁实在是不小了,若老拖着不成婚,说不得诸葛亮的儿子都满地跑了,他那边还孤家寡人呢。
“那先叫童子收拾了箱笼,你也带一些路上吃用的干粮。”
黄月英将信收回荷包,不曾表露半分不舍,而是直接转身往夫妻俩住的院落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