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寡妇嘴上埋怨着,可心里其实美着呢,这前后两条街,就数她家三郎脑子最好使,每次都能赢回豆腐来。隔壁家的虎头和大壮倒现在还认不全十个字呢。
如今靠着卖豆腐,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张寡妇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做豆腐,尤其的磨豆浆那一步,实在是太过熬人,若不是两个孩子帮衬,她一个女人可真是撑不下来。
柳小妹帮着母亲一起转石磨,嘴上小声嘟囔道:“要是咱家也能买头驴就好了,让驴来拉磨!”
“你这小丫头可真敢想!一头驴要七八百钱呢,咱家哪里买得起?豆腐吃多了你脑子里也都是豆腐了不成?”张寡妇打破小女儿的痴心妄想。
柳小妹撇了撇嘴,神色委屈。
柳三郎替妹妹解围:“娘,咱家不用买驴,你们往后也不用起早贪黑推石磨了。因为我已经做出了水磨车,以后咱们用水磨车磨豆腐就可以了!”
舒晴月和姜泯第一次见到水磨车的时候都很惊奇,并惊喜。
他们之前设立那三种爵位就是为了开启民智,激发百姓创新创作,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么快就有了成果。
舒晴月本来可以自己做这些的,利用前世的所知所学做出许多机械工具来节省人力,但她觉得一个时代的进步不能只依靠她一个人,所以她还是更倾向于启发激励,让民间的能人智士展现才华,推动工具及思想的进步。
水磨车显然是个很好的开始。
南方多水,这位柳三郎利用了水车的原理,利用水力驱动带有可调节阶梯横木的轮子,把水车安放在河边,下端刮板直接伸入水中,借此带动磨盘转动。
整体设计并不复杂,但却十分实用。
舒晴月最终给柳三郎定了个三等学士的爵位,这可让几辈贫寒的柳家彻底翻了身。
以前张寡妇自己带着一儿一女艰苦谋生,想给儿子说个亲事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