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抱有这样想法的人能不能凑够一万个,好让他完系统的任务。

选择校园题材不只是因为方便拍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省钱。

奥斯蒙德摸着下巴,没想到自己租借高中学校的实景场地居然能一口气拍摄三部电影,也没料到他刚结束了电影选角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电影选角。

他写好框架,开始向剧本中填充内容。

为了讨好好莱坞人数众多的犹太裔制片人、导演和演员,他可以将男孩或者女孩设定为犹太裔。

男孩?也许他是因为犹太人标志性的长相才被欺凌?但这个角色并非是完全正派的角色,也许女孩更合适被安排为犹太裔。

好莱坞七大制片厂有严格的种族规定,即电影中演员人数超过某个数字后,各族裔的演员都要在电影中占一定的比例。

奥斯蒙德自己和罗杰·科尔曼的独立电影公司倒是不用顾及这项潜规则,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为了省钱用什么人都行。但如果想要搏一搏奥斯卡,就得在演员种族安排上花些心思了。

安排好出场演员的族裔身份以后,奥斯蒙德又开始规划男孩的家庭背景。

前期为什么懦弱不反抗?因为他有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父亲?也许这位父亲一直以来在家中欺凌他和母亲,让他已经习惯了遭受暴力?

奥斯蒙德沾着墨水的笔尖在a4纸上飞快地写着。构建好故事框架以后,他的脑子运转得很快,能够流畅地书写,编写整个剧本。

女孩

很遗憾他不得不选择一名犹太裔演员,不能将她设计为金发。

她应该像个小太阳似的,温暖,笑容和煦,像个天使。

她并不是只对男孩好,她会帮助每一个人。她帮助他并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单纯的因为她是个好人。她出生于幸福的家庭,从小父母与《福音》就教导她做个善良的孩子,所以她无法对任何苦难中的人或动物视而不见。

不知道女孩的背景该不该写得这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