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知道的卡梅隆搓了搓自己的后脑勺:“对啊,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最合适。”

卡梅隆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列着原因:“青年偶像、长相英俊,他绝对能吸引一大把女孩走进电影院”

在好莱坞的八十年代的商业电影中,尤其是英雄电影中,即使有一两个女性角色,她们存在的意义也只是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更多的只是一项辅助工具,为了展示当前的情况危机,通常还会遭受奴役[1]。要知道,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就连《pn b》,都被批判成了一部“猎奇”电影。

但卡梅隆的《终结者》却将全片戏份最大的角色交给了一个女性。

卡梅隆与奥斯蒙德一样,并不喜欢故事流于俗套,他也从《pn b》的成功中,发现了所谓的好莱坞公论——“女性观众贡献的电影票房太少,几乎可以忽略”并非真相。

卡梅隆举一反三,他认为如果女孩们愿意去看一部校园青春片,没有理由不愿意去看一部意识超前的机器人大战人类电影。就像他认为男性观众不一定不愿意观看一部由女性作为主导的动作片电影一样。

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观众走进电影院,卡梅隆赋予了女主角莎拉·康纳勇气、权威、力量,同时也没忘记物色一名长着漂亮脸蛋,备受姑娘们喜爱的男演员。

当然,为了让一部主要以特效和战斗为卖点的动作片中的感情戏看起来没有那么突兀,又刻苦铭心,卡梅隆还精心安排了男主角的死亡。

事实证明,他的这些主意简直就是特效电影成功的公式。不仅《终结者》的票房大爆,卡梅隆未来拍摄的《泰坦尼克号》也采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套路。

利亚姆的外形完美,又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美国少女的梦中情人,如果他愿意饰演男主,无疑是给了《终结者》一份票房保障。

但是奥斯蒙德一听他想要利亚姆饰演《终结者》里的倒霉男主,凯尔·里斯还为了保护女主角莎拉·康纳死去,就忍不住心生无名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