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齐国、燕国、赵国都使用刀币。

其中,最大的那种刀币一定是齐国造的,也叫“齐大刀”。刀身上的铸有“齐法化”类似的齐国文字,“法化”就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燕国的刀币就比齐国的小一点。上面会多铸一个“明”字,所以也称“明刀”。

赵国的刀币相较齐燕两国,刀身更为平直些,“直刀”就是它的代称。

像铲子的铸币是魏国的主要货币“铲币”足布,它在三晋地区流行。

仿造贝类而造的“鬼脸钱”就是楚国的蚁鼻钱了。不得不说楚人的审美一直很奇特,鸟虫书便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楚国是七国里唯一搞黄金铸币的。

圆钱秦昭就太熟悉了,“孔方兄”的起源,是秦国的货币呢。

等秦昭认识完钱币,把上面各国的文字和简体汉字意义对照时,她听见孙膑叹了口气。

然后,她便看到孙膑在案上写下一段足矣让她破防的文字。

“昭,即日起,除了秦语,我开始教你魏语和魏文吧。”

先生,说清楚——

你是不是想要我死?!

第9章

学习魏文和魏语……

即使知道这是生活在魏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理性上能接受,感性却还是接受不能。

目前和孙膑靠在案上写字交流,已经很耗费秦昭的心神了。迫切的沟通需求让她每次都要打起十分精神,去分析和模仿孙膑的发音,寻找规律记下。

如果两种语言一起学,秦昭觉得自己脑子和舌头必定打架,最终崩溃于语言系统混乱。

现在可是有七国呢——秦楚燕韩赵魏齐,若是现在跟孙膑学会了魏国的文字和语言,下一趟是不是就是“做得很好,那就把齐国相关安排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