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说:“臣妾并非胆大妄为,乃是事出有因。”
李怡拂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娇纵任性,刁蛮之过。”
贤妃看起来有些伤心:“也许皇上认定臣妾是刁蛮任性之人,不过这次真的是事出有因。臣妾还有证人,皇上不信可以让人传召尚宫局的刘司珍。”
李怡看了看跟在他身边的姚金玲,后宫事物他并没有怎么关注,所以不知道贤妃说的是谁。
金玲上前一步说:“皇上,贤妃说的刘司珍就是刘三好。”
李怡倒是不清楚刘三好什么时候成了司珍,金玲不是求情准她出宫了吗?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影响,对贤妃说:“不论你有什么人证,损毁先帝之物,等同于对先帝不敬,罪大滔天!”李怡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不再姑息贤妃。
所以派人去找刘三好,让她心服口服地领罚。刘三好来了之后就说:“皇上,你误会娘娘了。”她手中还提了一个篮子,里面还装着两只兔子。
贤妃一见到就关切地说:“它们没事吧?”
刘三好柔声说道,“奴婢已经帮它们敷了药,已经没有大碍了,奴婢还要代这对兔子感谢娘娘的救命知恩。”
皇上已经开始不耐烦:“什么救命之恩,你们在打什么哑谜,难道是在对口供?”
刘三好说道:“这只兔子今困在石碑的缝隙里,而另一只则受轻伤,却顾念同伴不肯离开。是贤妃娘娘当机立断,劈开基石,才能救这只兔子升天,才能令双兔团聚。”
贤妃说:“臣妾确实知道石碑乃是先帝提字竖立,可是石碑毁了可以重修,生命若是逝去却不可以重来。”
李怡不可置信道:“所以呢?”
刘三好还在一旁说:“娘娘说两只兔子本来是一对,损毁一个石碑基石,却可以救出两条性命,何乐而不为?”
贤妃大义凛然的说道:“一切是臣妾之过,恳请皇上恕罪。”
刘三好说:“娘娘也是有感于兔子有情有义,所以才会甘冒大不违,依然执意出手相救。娘娘是非分明,果断处事,三好自问不如,希望皇上明鉴,免娘娘罪责。”
李怡被她们一人一句,自说自话的做法弄愣了,整个听完之后,皇上雄壮金躯甚至微微打晃。金玲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上前扶了一下他,转头呵斥的道:“刘司珍,还不住口。皇上面前岂容你胡言乱语,你间接导致贤妃娘娘犯下大错,还不向皇上请罪。”求你快别说了,没看皇上被你俩雷得受不轻吗?!一会若李怡记恨,给你也治个大不敬太宗先帝之罪,恐怕金玲想求情也没有那么大面子。
第38章 宫女心计38
李怡这些天操劳国事确实是有些累了, 今天更听到这种前无古人之论断,险些没被气得背过气去:“荒谬!简直是强词夺理,你们以为用两只兔子做借口, 就可以逃过责罚吗?两只兔子和先帝的遗物孰轻孰重?你们竟然胆敢, 胆敢将二者相提并论!简直是不可理喻!贤妃如此是非不分, 你到底是怎么当上妃子的?难道你只会仗着有人撑腰任性妄为,独行独断, 视宫规国法于无物。”
贤妃几乎是被骂蒙了,“皇上?”
李怡头痛的说道:“现在念在你父亲正在为国办事, 为押送赈灾银款一事操劳奔波。你这种行为也是初犯,朕罚你禁足半年。无事不要出来走动,就在你的仙居店好好静思己过。”
贤妃受了这样的惩罚非常吃惊,不过今日皇上真的是震怒,她不敢再多说什么, 只能乖乖退到一旁。
刘三好也没料到当今的圣主会如此决断,皇上竟然听到她们的理由,还降罪于娘娘。难道皇上不明白,她们是为了挽救活的生命才砸开死的基石!刘三好说:“皇上请听奴婢一言,太宗当年斩异兽,是为了救人救生命,今日贤她也……”
李怡不想再跟她们纠缠下去,挥了挥手,“不用再说了,你这个司珍当时在场,竟然不知阻止, 甚至有怂恿贤妃犯错之嫌,你也难辞其咎。朕不愿多管后宫之事, 自己去太后那领罚吧。”
皇上早就嫌弃贤妃在后宫中搅风搅雨,好不容易等到她自出昏招,撞到他手里,有机会罚她禁足宫中,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清思宫,太后人在宫中坐着,见刘三好施施然前来,听到她和皇上派来的公公将事情的始末说清,太后也大为意外。她看到刘三好一头雾水的跪地来领罪,虽说是请罪,可是刘三好明显还不明白她错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