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太平公主这个时候会找他说这番话,有些多此一举,他已经把女儿送入太子府,那已经摆明了是支持太子这一边的。太平公主又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来呢,还是让他忍不住多想。只能先耐心等待太子那边给出调查结果。
他虽然是个丞相,不过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丞相不止他一个。太子当初想拉拢的人不止他一个,最后选定孙家,还有太子妃看了画像的功劳。
他子嗣单薄,只有这一个独生爱女,在家爱若珍宝,更是养成了她单纯的个性。孙大人本来听说爱女在火场受伤,而且差点出不来之后,他就已经心急如焚。如今唯有查明真相,查到这次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他才能睡得着觉。孙大人思来想去,还是去了一趟皇宫,请皇上彻查此事。
太平得知孙元中进宫见过皇上了,知道他肯定是为了孙良娣而来,试问有哪个铁石心肠的人会眼看着亲女险些命陨而无动于衷。他此番见过皇上,皇上对老臣总是格外优容,一定会对孙良娣遇险的件案子加以重视。
太平也款款的走向太极宫,皇上和太子都在,“皇兄,你们在说什么?”
皇上说:“刚刚孙爱卿来过了,他很关心孙良娣的伤势以及案情进展,朕也很想听听这件事查的怎么样了,所以把三郎留下。”
太平说:“本宫也刚从武德殿过来,看过孙良娣,她人虽然已醒了,毕竟被烟呛过,要休养一段日子才能复原。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她福大命大,被人救了出来。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看那个孩子也怪可怜的,孤身一人进了宫,举目无亲,又受了这样的罪,恐怕这次留下了心理阴影,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太子说:“姑姑此言差矣,孙良娣是我的人。我自然会照顾她,怎么能算上举目无亲。”
太平说:“喔,那是本宫失言了。太子忙于查找真凶,而且这么多天也没什么进展,恐怕无暇他顾吧,就算孙良娣是你的人,你这上心的程度也有限。”
太子说:“龙武军已经在全力追查。”
太平说:“要知道孙良娣可不只是孙大人的女儿,太子后宫中的一个普通姬妾,她还担负为大唐开枝散叶的重任,若是她有个好歹,三郎,你如何向大唐的列祖列宗交代?总是没有进展的调查又有何用?”太平直接转向皇上:“皇兄,请允许太平全权调查此案。”
李隆基急着说:“龙武军已经掌握线索,我们已经展开调查。”
太平问:“线索指向何人,凶手何时可以归案?”
太子哽了一下说,“一有真凭实据,我会亲自向父皇报告。”
太平说:“口说无凭,不足为信。一方面说全力调查,一方面又说不出任何线索,你不觉得这话自相矛盾吗?掌握了线索为何连个嫌疑人都没有?根本不足采信,除非你明知道嫌疑人是谁,却存心包庇。”
皇上看了太子一眼,发现他的确有些反常。之前皇上并没有多想,但是经太平一提,却感觉到了这事儿之中有蹊跷,莫非太子真的已经知道是什么人火烧藏书阁,并且害得孙良娣差点遇害?
自己的儿子他还是很了解的,三郎心虚的时候这些小动作他也认得出来,皇上的表情变得凝重。
太子还在说:“事关重大,当然要小心调查,不能马虎了事,姑姑你也不需要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太平语气平平地说:“本宫也不想自寻烦恼,可是不知道何时起来的风气,皇宫之中魑魅魍魉横行,本宫身为公主,自然有责任肃清后宫,还皇兄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皇上说:“太平说的对,这件事情不能无止境的查下去,三郎,就七天时间,如果你无法给出一个交代,就让太平帮你查。”
太平看着郁闷的太子冷笑,人不犯我,可以我不犯人。李隆基真的以为她太平公主是好招惹的?他们夫妇两个敢设局栽赃陷害,就要做好被反击的准备。
太子妃只不过是被当成失心疯禁足一段时间,这又怎么能消掉她的火气?自然要在别处回报回去。这一次这个案子,太平明知道是太子妃干的,而且太子查到之后还存心包庇,找了其他无辜的人给太子妃顶罪,这次她自然要太子诡计不成,亲自查出来是太子妃干的。
太子心情很不好,现在皇上十分重视这件事,给他订下了结案日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慢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