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对王夫人的态度也立刻变了,连声说好,好像之前那一场严肃的谈话不存在一样。
众人一见风向变了,王夫人身上还有了这样一份人人称羡的嘉奖,纷纷向王夫人道喜,这在贾府可是大喜事儿啊!
这辈子,就算是贾政不再升迁,只要有皇上亲赐给她嘉奖头衔这件个事,也够她安安稳稳,风风光光安度余生。当然前提是贾政不倒台,女子的荣誉再多也是依附于丈夫存在的。
稍后王夫人还要去宫中谢恩,虽然命妇不一定能见得着皇上,顶多是被执事太监带着在临敬殿外面磕几个头,但是该有的礼仪不可以免。
丫鬟们忙又去给他准备入朝的服饰,家中没有三品服饰,好在礼部跟着就把礼服给送来了。
家里有这么件的喜事儿,贾母等人甚至还要张罗宴席替王夫人庆祝。
王夫人却不想那么高调,家中现在勉强能保持着收支平衡,多几次宴席的话又要捉襟见肘了,她向贾母说这次就不庆祝了,等贾政回来替他接风时一起办。
再说也没有先例,家里如果办宴席的话,可能又引来一波老亲们送贺礼,那样的情况是王夫人不想见到的。
贾母半真半假地埋怨王夫人,说她自己现在是个老糊涂了,有些事还得靠王夫人来掌眼,话里话外肯定了王夫人的所作所为,算是把今天把这事儿给揭过去。
本来王夫人瞒着贾母把嫁妆弄没了,贾母有理由发火。
这火也得看怎样好,一个不好就没那么名正言顺了。
贾母可以恼怒王夫人这大事没跟她商量,却不能恼怒王夫人把钱自作主张的花了。
涉及到嫁妆产业的事儿,婆家的手伸的再长也不应该动媳妇儿嫁妆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