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产生的问题,依然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人际交往中,两个人随着关系的加深会出现对关系的再定义。

这方面双方都有清晰的认知,不会出现单方面更改关系定义的事。

再定义一事难点不在于他们在定义过程中思考能力会被情感影响,而是情感和理性平衡后,双方的进度并不一致。

是个体的差异。

相比于艾尔海森,清心对于这方面的情感产生速度极其缓慢,最大的依据永远是理性,而理性又告诉她,她目前对婚姻的期待与艾尔海森绝不相同。

于是直到现在,他们之间关系的再定义还是尚未完成的状态,现有关系定义中很难找到适合当前关系的界定词。

至于含糊的什么“友情之上,恋爱未满”,双方都没有认同,他们起步并不是朋友,界定关系时也从未做过一天的朋友。

友情在他们的关系中被跳过去了,友情之上的定义,成立的条件应当有某时某刻成为朋友过。

如果只是形容他们关系的亲密程度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也不具有合理性。

这个问题与“恋爱未满”有同一个答案。

至于恋爱状况,是没有的。在了解双方对拉近社交距离并无反对之意,于是放任了距离的拉近,这种关系也不能称作是进入了恋爱阶段。

理性分析的结果是,拉近距离时被认作是课题需要。

“恋爱未满”,它和“友情之上”同样的回答是,关系的定义中,组建家庭的优先级和亲密度的表现在恋爱之上。

不否认在界定关系中有情感因素左右,所以导致无法接受远离心理预期的关系定义。

艾尔海森不否认这点。

清心的情感进度没有进展到这一步,所以对此没有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