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胤礽对纳兰容若自带滤镜,但也不得不承认,曹寅的相貌要更胜一筹。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容貌描述带着那么点不切实际的比喻成分,但放在曹寅身上,有让人觉得十分的合适。
若说纳兰性德是天上高洁的月光,那曹寅便是人间富贵花。
“子清才学出众,又常在外走动,见识比奴才广,”
纳兰性德见胤礽一直盯着曹寅看,出言解释道,“他刚从苏州回来,皇上让他来给太子讲讲这一路上的见闻。”
康熙虽然总说想让胤礽早些正经读书,但实际上他对胤礽的教育并不死板,尽量可着能叫胤礽感兴趣的来,不像是对胤褆那般,叫他读上一百遍,抄上一百遍,背上一百遍。
主要是两个儿子的性格和天分并不一样。
胤礽聪慧,很多东西不学就通,即便是背不出原文,但其中的含义却是能说得清楚明白。
他是太子,又不是要科考的书生,所以康熙也没想过非要让胤礽将那些经史典籍倒背如流,只要他能懂其中的道理就够了。
而胤禵也不笨,就是不愿意学,所以康熙才叫师傅们压着他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背,目的就是为了磨他的性子,逼着他将道理吃透。
搁在现代,这简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但放在这里,却叫人不由得多想。
曹寅便是个多思多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