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三藩凭据守城之利,又怎么会让清军摧枯拉朽般的推进?
在城墙之下,骑兵可是冲锋不起来的,弓箭也射不穿城门。
唯有火炮,一轮齐射便足以破城。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八旗兵权散乱但康熙却不怕他们反叛的真正原因之一,所有的火器营火炮营,都掌握在康熙一人手中,将领士兵都是层层筛选,绝对忠心。
在众人的激烈请求之下,铜炮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这一次再无质疑,只剩下敬畏和激动。
敬畏于火器之强大,激动于有此利器,大清必将再无人敢犯。
唯有胤礽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这才是康熙初期,中国便有了这般强大的火炮,据他所知,南怀瑾研制的火器远不止这一门铜炮,还有适应各种地形,不同兵种,形制威力各不相同的其他火炮。
他虽然没见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火炮,但南怀瑾说过,他所研制的火炮,即便是在他的祖国葡萄牙,也是最先进的。
可为什么葡萄牙能满世界的殖民,而两三百年后的大清,却被洋人的火炮所平呢?
这样的重炮要是能装在大清的海军船上,英国军舰又凭什么能轻易踏上中华大地!
胤礽的心扑腾扑腾的剧烈跳动,他突然感觉,能改变历史的契机仿佛就在眼前。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有一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中华大地沦陷在战火的硝烟中的机会就摆在那里,哪怕是为之付出再多也值得。
“汗阿玛,请您为这门铜炮赐名!”
胤礽抬头看向康熙,“这是国之重器,值得被所有人记住!”
现场早就备好了纸笔,康熙提笔而书,写下四个大字——
【武成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