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回忆道,“当时您怎么说来着?好像是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管得多了他们反倒立不起来之类的。”

她这么一提,太皇太后也想起了当年的心境。

“我那时只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极了,手把手养大的儿子,竟然是那般不中用,又哪里还敢过多插手孙子的事?好在玄烨是个天生的帝王之材,凭着自己安定了天下。”

“可不正是这么个道理吗?”

苏麻喇姑又道,“咱们太子爷像皇上,别看年纪小,心里且有主意呢,您又何必要去操这份心?”

她看了看四周无人,压低声音道:“奴才说句逾矩的话,以咱们皇上的性子,能看不出您的心思吗?您教太子做的事自是没错,但太子若是当真都按您教的做,皇上能高兴吗?太子可是皇上亲手教养长大的,他的性情没有比皇上更了解的了,装不来的。”

这话说进了太皇太后的心坎里。

她与胤礽说过那些话之后,瞧着胤礽明显不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是后悔的。

这孩子尚未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年纪,有什么事都挂在脸上,就连三个公主都看出来了,急慌慌的跑去哄,哪里还能瞒得住康熙。

她跟孙子和睦了一辈子,多少也是因为她不怎么插手孙子的事,如今若是让孙子知道她在背后这般教导太子,只怕是要不高兴的。

太皇太后倒不是怕康熙生气,而是怕自己的举动会给康熙父子间造成原本没有的矛盾,反而失了她的初衷。

“罢了,是我多事了,保成说的对,四阿哥七阿哥都还小呢,哪里就那么着急,这样,你叫人去各宫传话,就说我许久没见到阿哥们了,叫他们明日都抱来慈宁宫见见,”

太皇太后吩咐道,“叫太子也来,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第1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