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时候他是故意黑脸,一则要看看儿子如今是否有能力担起这个位置,二则也是叫外人自行发觉太子的重要性,教化于无形。
结果他还是很满意的,并且打算继续将儿子往这个方向培养。
他希望将来太子参政的那一日,能处在一个高于各方利益的位置上,他希望他的太子,眼界更高些,不会拘泥于朝中现有的党派之争,而是实打实的为天下计。
这是他如今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所以他需要有一个人,一个能叫他放心信任的人,时时提醒自己,却又不用担心那人另有所图。
这些事康熙并未与胤礽直说,胤礽如今也还没能体会到,他只是发现自己的师傅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内阁大员,到如今更多的是曾经主政一方之人,来告诉他这个天下的真实模样。
没有奏折里精彩言辞的粉饰,不再仅仅是一行行高高挂起的文字和数字,胤礽眼里的世界越来越详实,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天下百姓更多的担忧,以及对治理天下更迫切的追求。
这想的转变也让胤礽从心怀天下却不知从何下手,逐渐转变到求真务实,从小事做起,他发现自己能做的事以及等着自己去做的事越来越多,自然也变得更加忙碌。
康熙看着原本悠闲玩乐的儿子日渐繁忙,逐渐变成了他想象中的太子模样,却又开始心疼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太心急了,毕竟儿子还小,而他正值壮年,本来可以让儿子再多快活几年的,可如今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让儿子逐渐找到了想要追寻的目标,却也让儿子再难如之前那般悠闲了。
于是乎在胤礽还在忙着了解江浙一带农民现状的时候,康熙大手一挥,决定提前起驾,上船离开杭州,往福建去。
胤礽:……
你们当皇帝的,都是这么随心所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