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让舅舅回来送送郭罗玛法吧。”

胤礽闷闷的说道。

康熙点头:“这是自然,朕前段时间就已经叫人往军中送信去了,算起来他也快到京城了。朕本来还打算叫常泰做主帅,今年彻底解决一下与鄂罗斯的事情,但如今瞧着样子,常泰至少得在京城里待上一年,鄂罗斯的事还得再拖一拖。”

“叫旁人去不行吗?”胤礽问道。

康熙轻笑:“傻不傻,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不叫你舅舅接着,反而要给别人?到时候再看吧,若是常泰情况还好,便不叫他守孝那么久也使得。”

倒不是康熙自大,而是他跟索菲亚摄政王早有协定,以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换大清对索菲亚的支持,而如今在边境与清军交战的基本都是效忠于沙皇的军队,一旦大清发动总攻,索菲亚就会立刻断了这些军队的补给,以他们的战败来奠定两国和谈时割地的基础。

故而对于大清来说,此战必胜,谁来做主将,谁就将得到这份从天而降的泼天军功,而这份军功,实际上就是康熙为常泰准备的。

常泰是太子太傅,胤礽的亲舅舅,康熙需要他手握北方军权,成为胤礽的坚实后盾。

所以他宁可晚一年再平定北方,也不愿意将这份军功给了旁人。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康熙不在乎会不会被诟病任人唯亲,他要的是在胤礽十五岁入朝之前,为其铺平一切道路,让太子临朝不止是观政,而是实打实的手握权柄,无人敢掠其锋芒。

这些话康熙从不曾对胤礽说起,但胤礽心里都明白。

他偶有迷茫的时候也会去想,康熙的这份爱子之心,到底是为了储君地位稳固,还是只是为了他。

若是历史上的胤礽也曾经拥有过这样近乎溺爱的疼宠,又怎么会走到两立两废的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