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即便是狂妄不可一世的噶尔丹,在看过中俄交战的战报后,也沉默了。
准噶尔部的铁骑很强大,可是大清的火器威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不是多名暗探同时上报同样的内容,他都要以为是暗探故意夸大其词了。
大清的战力目前已经超出了噶尔丹的预期,可他却不想妥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准噶尔和大清早晚都会有一战。
他要在大清解决完与鄂罗斯的战事之前,先将喀尔喀部握在手里,才能形成中、俄、准噶尔三方鼎力的局面,叫大清不敢轻举妄动。
第157章
噶尔丹的想法并不难猜,但是康熙和胤礽都低估了他的果决和行动力,没有想到噶尔丹竟然敢公然在京城刺杀大公主。
这是兵行险着,却也是富贵险中求。
如果当真让他们得手,宫中便再没有适龄的公主能去土谢图汗部了,即便令宗室女做公主出嫁,也未必会真的同大清一条心,他们就有更多的可乘之机。
而且他们还在现场留下了伪证,想要将此事嫁祸给土谢图汗部,行离间之计,想要试一试康熙在暴怒之下会不会影响判断力,落入他们的陷阱中。
然而他们没想到中途会杀出来一个乌尔衮,拼死护住了大公主,拖延了时间,让护军赶到,导致他们的刺杀行动功亏一篑,还让许多来不及撤退的人手落入了大清手里,重刑之下将一切都招了个干净。
康熙的确如同噶尔丹所料的暴怒了,但目标却是准噶尔部。
原本朝中对如何对待准噶尔部一事尚有争议,主和派主张安抚,类比漠北蒙古一样,以联姻、会盟来维系关系,而主战派则是主张在中俄协定签订后,通过与土谢图汗部的联姻,逐步往西扩张,一点点压缩准噶尔部的地盘,将其瓦解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