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据兴高采烈选取日子准备纳李氏为内宠的同时,李显君和上官桀也趁着此次回长安叙职的月余逗留时间,聚集双方亲友,正式举行婚礼。
两人都是名门出身,家世、地位相当,又是皇帝亲口赐婚,双方长辈自然不会有任何阻挠和反对,上司、同僚等得知此事后也纷纷送来贺礼。
两人的婚礼算不上隆重却也热闹非凡,宾客满门不说,贺礼还堆满房间。
李显君的母亲看着上官桀这个长相一表人才、嘴巴特别能说会道的好女婿,笑得心花怒放,感谢列祖列宗保佑。
李显君闻言,更正道:“母亲,女儿能有这桩好亲事,真正要感谢的不是列祖列宗,是陛下和公主殿下的恩泽。”
李陵也道:“若非陛下和公主殿下赏识,堂妹绝不会有这份好造化。”
李显君的母亲听过两人的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催女儿女婿抓紧时间生孩子。
李显君无语。
上官桀却是一脸跃跃欲试。
……
……
李显君和上官桀的婚事,成全了一对两情相悦之人,也让李令月想起刘解忧如今九岁,已经完成开蒙教育,于是派人到刘解忧母女在长安的住处,要给她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刘解忧母女欣然接受,并随使者入宫向陛下和公主谢恩。
刘彻此时几乎已经忘记长安城中还住着参与七国之乱的罪人楚王刘戊的后代,见刘解忧虽是罪人之后,却能小小年纪就口齿伶俐条理分明,颇感意外,随即夸奖刘解忧的母亲是个教育有方的好母亲。
刘解忧母亲不敢居功,直言女儿能有这份表现全是因为女子从五岁起就进入四公主殿下开设的女子学堂学习,如今不仅能识文写字,还能背诵整本《诗经》,懂得简单的匈奴语,与同班女学生一起骑马游戏。
“九岁年纪能学会这么多确实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