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关于匈奴左贤王的安置,女儿有另外的想法。”
“说。”
“当前形势,将刘故册封为匈奴单于确实对大汉最为有利,但我也想将趁此机会匈奴各部拆分,部落人口超过一万的匈奴小王均可得到大汉的爵位,并逐步形成匈奴人、汉人、乌桓人混居,推广汉化的同时让各部各族间相互牵制,最终缓步达成解散部落改设郡县的目的。”
“这个想法很不错,要做到却很难。”
“关于这点,女儿已经制定了粗略的计划。”
“哦?说来听听。”
刘彻来了兴趣。
李令月笑道:“刘故很精明,特意挑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向大汉投降,让我们不得不为了间接掌控匈奴而册封他为匈奴单于。但他的这一举动也暴露了匈奴内部的最大问题——如今的王庭已经不能完全统领匈奴,王庭只是匈奴境内最大的部落。”
“说下去。”
“如果刘故有詹师庐的能力和魄力,或许能重振王庭,让匈奴境内大大小小的部落重新听命于王庭,可惜他既没有詹师庐的能力也没有詹师庐的魄力。他连投降大汉都要选詹师庐率领精锐远离王庭征服安息的时候,这样的他即便被大汉册封为匈奴单于也是虚有其表的匈奴单于。”
“如此说来,册封他为匈奴单于后,反倒可能让匈奴各部间的矛盾更加明显激烈?”
“女儿以为这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但为以防万一,还是应当分化匈奴各部落的同时,让匈奴人和汉人、乌桓人混居,逐步解散小部落,把大部落分割成小部落。”
“汉化才是化解异族问题的最佳手段。”
刘彻认同女儿的观点。
只有当匈奴人、乌桓人、西域各国百姓、西南夷土著……全部说汉语遵汉律读汉人典籍以汉人自居时,他们才会真正融入大汉、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刘故下个月正式进入长安接受册封,到时——”
“女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