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去买院子时, 问里长媳妇去哪买家具, 里长媳妇就是这么跟他说的。李父当时都吃惊极了, 十多里路的隔壁村,这个隔壁倒是挺远的。
其实这也正常,为啥他们会被发配到辽东,苦寒之地, 疆域辽阔、人烟稀少。据说他们这边因为离大营府比较近, 村子与村子之间离得比较近,有些地方走个百十来里都看不到人烟。
柳树屯跟大庙沟差不多,几乎都是从其他地方流放来的, 或者祖辈是流放过来的。
屯子里有个柳木匠做的家具是出了名的好。柳木匠叫柳沐阳,幼年时家贫,小小年纪就给人家放羊。
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一般没有什么正经的名字,喊的都是诸如大娃、二娃、狗蛋之类的小名。
柳沐阳是家中老三, 他爹给取名叫柳三娃。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主意正,他觉得村子里叫三娃的太多了,不喜欢这个名字。跑去求村里的老秀才,让他给自己改个好听的名字。
老秀才看他一个小不点儿还挺有想法就打趣他:“你从小给人牧羊, 要不就叫柳沐阳吧?”
柳沐阳以为是牧羊, 还有些不乐意,等老秀才给他解释之后, 他觉得比这名字很好,于是就改名叫柳沐阳。
柳沐阳十几岁时, 去京城服徭役,接触到木工一道。因为聪明好学、刻苦钻研,被一个老木匠收做徒弟,尽心尽力的培养。
后来,柳沐阳青出于蓝胜于蓝,以技艺精巧闻名京师。先帝笃信道教,常大兴土木、修建道观。有一次巡视道观时,看到布局严谨,结构巧妙的大殿,很是欢喜。
得知出于柳沐阳之手,不但大加赞赏,还赏了他官职。经过多年努力,他靠着自己的手艺被先帝破格提拔为工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