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

那么皇太后的意见,以及钮祜禄氏一族的支持,对于永璠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宗室那边,黄令曼至少能拉拢两个王府——履亲王府和平郡王府。

前者是因为表姐管佳氏给履亲王生了活着的独子,后者是因为平郡王府现在的血脉是曹家血脉,曹家被先帝责罚后,平郡王府也夹着尾巴过日子,即便是福彭是弘历的伴读也是如此。

但这些人都只能为永璠摇旗呐喊,远不如钮祜禄氏一族的支持给力。

除此之外了,要知道一般有皇太后在的情况下,立新帝、立后、封妃这些事情都是以皇太后的名义发出来的。

当然有些时候皇太后就是一个吉祥物,别人怎么写和她的想法无关,可有些时候皇太后是可以左右局面的。

皇太后自己和娘家,势力不大,是个吉祥物。

可问题是皇太后和镶黄旗钮祜禄氏一族联宗了,现在是一家人,那就不得了了。

到时候,弘历驾崩,若是没有留下继承人圣旨,皇太后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一句立长,说弘历之前和她说过有意让四阿哥永璠继承皇位,又有多少人敢站出来直接反对了?

历史上那些立幼帝的人,其实都是各方面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尤其是大权在握的人有小心思。

所以才会立幼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黄令曼必须要考虑这一点,钮祜禄氏一族绝对是能在没有继承人圣旨的情况下,左右皇位的一股力量。

其实她之前没想过永璠的嫡福晋会是钮祜禄氏,所以把希望都放在了庆嫔身上,现在永璠的嫡福晋是钮祜禄氏,她对这事更有把握了。

当然,如果可能,黄令曼还是希望弘历立下继承人圣旨,这样永璠继位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至于说为什么会驽定是永璠。

乾隆三十年之前,不可能会是其他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