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衆人尚还沉醉在盛世迷梦之中,哪里知道离京城这样近的地方竟能闹出饑荒来,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康熙命八旗大臣们在城外施粥赈济,以□□民涌入内城,一面又派各地官员将流民领回原地。世道再乱,也没有闹到天子脚下,皇城近旁的道理。

待情况好转,朝臣们立刻又吵做一团,纷纷上奏弹劾直隶巡抚李光地,说他知情不报,毫无筹划,碌碌素餐,徒以虚文巧饰,蒙蔽圣听。

可这人虽一介汉臣,却极受万岁信赖,果然几日下来折子仍旧留中不发。

过了几日康熙便下谕,免去今年顺天、河间及山东各地的赋税。

四爷明知当地官员为政不善,经营无当却也无法,自己如今不过是个光头阿哥。若贪官污吏一日不治,纵然减免十年赋税,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这事便这麽不鹹不淡地揭过了,只是暴露出来的另一问题才叫康熙心惊。

被降罪的山东布政使不愿背这莫名的黑锅,竟向朝廷揭报原任布政使在任期间亏空库银,巧立名目强征苛税,以至于百姓生计艰难,无奈之下竟流入京师。

山东直隶是天子脚下,都能发生这样耸人听闻的事,库中五十余万石仓粮不知所蹤。若非流民涌入京师,康熙至今仍蒙在鼓里,焉知别处还有多少偷偷瞒下的。

康熙立刻派人从户部起,清查钱粮亏空一事。他多少不大放心如今的户部尚书凯音布和徐潮,心下一合计,便当朝宣布命四爷入户部协理此事。

四爷盼了这麽久,差事终于到了他的头上,想他前一向还苦无惩贪门路,如今更是下定决心要查个明白,决不让那些朝堂上的蛀虫咬坏了大清江山的万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