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的气一下就散了,她吞吐两下,“我其实是想说,咱们什麽时候能回圆明园去?”
四爷看她一眼,慢条斯理地喝完一盏茶,又重新拿着奏折看起来,就知道她不是什麽胆大的人。
“圆明园到底是王府规制,若要移驾,应当先修缮一番才是,否则恐怕不合乎礼法。”四爷挂着好整以暇的笑意,偏要吊她的胃口。
“皇上,陛下,万岁,”她开始不依不挠地恳求他,“无妨的无妨的,天子显德以示民,如今正兴战事,国库空虚,万岁抑一己之欲,爱恤下民,是大仁德也。怎会有人不明美意,反倒用礼法来说嘴呢。”
他连连点头,仿佛真是被她这一番话说服了,一本正经道,“冯媛当熊,婕妤却辇,无过此贤也。便依玉娘所说,待先帝山陵事毕,咱们便回圆明园去。”
宝月嗔视,也回过味来他不过是假意不答应,故意要看自己的笑话而已。若再说这样的话,她真是羞也要羞死了。
宝月并不大关心格格们的位分,她的气撒完了,又得了四爷过些日子便回圆明园的承诺,第二日高高兴兴地就去阿哥所瞧阿午去了。潜邸统共也没有几个人,福晋很快拟好了名单,依照太后的要求将自己拟定的位分写在一旁,拿去给四爷瞧。
“太后瞧过了?”四爷扫了扫这单子上的寥寥几行,似笑非笑地擡头看着福晋。
“并未,皇额娘为先帝日日垂泪,伤心不已,妾不敢烦扰,窃以为由皇上定下章程再禀报皇额娘为上。”福晋低着头,仿佛很恭顺地答道。
四爷哂笑一声,气焰高了,聪明却不见长,“你放在这儿罢,朕会与太后商议的。”
任谁都听得出他话里的不悦,福晋面色一僵,“是。”
她回到景仁宫里,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来,四爷只怕是看出来她有不想太后插手宫务的心思,可她也并无错处啊,昔年先帝那样奉养孝惠章太后,可宫务从三个皇后再到佟佳贵妃手上,什麽时候叫孝惠章太后插手过?
也许并不是这个愿意,福晋绞尽脑汁地开始想,“难道是觉得我拟给瓜尔佳氏的位分低了?”
是了,福晋冷笑起来,皇上定然是觉得自己将瓜尔佳氏和李氏同列妃位,辱没了他的心肝宝贝。却也不想想李氏有一儿一女,瓜尔佳氏不过只有一个儿子,二阿哥又成亲在即,推恩母亲本就是应该的,她二人同为妃位,自己将瓜尔佳氏列在李氏之前,已是看在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在潜邸又是侧福晋的份上了。
见福晋神色愈发凛冽,侍奉在一旁的云筝不禁在心中暗叹,这又是何苦呢。按照侧福晋的身份和她与皇上的情意,贵妃也当得,那可是皇上,想要过得好,只有顺着他心意来的,福晋这样不是存心给他找不痛快麽。
只是福晋愈发听不进她的话了,她暗暗想,算算年纪,她再有两年也可以出宫了。
在万钟声中,素幡之下,四爷领着兄弟们和百官宗室到康熙灵前举茶、上食,再是奠酒行礼三道,礼仪未毕,一个蓬头垢面的素服男子便急哄哄地闯了进来,他哀嚎一声,便扑通一下跪在四爷与康熙灵前痛哭起来,正是日夜兼程,从西北赶回的十四爷。
还在后殿哭灵的太后听到禀报,也哀恸不已,在周嬷嬷的搀扶下哭着就往前殿而去。
四爷和十三爷努力将哭伏在地上的十四扶起未果,见太后来了,得救般地将位置让开,母子二人泪眼相对,太后亲自去拉十四,十四才流着泪站起来同太后问安。
待他悲痛的情绪止住,又红着眼睛再朝四爷与康熙棺椁的方向跪下磕头,“策妄阿拉布坦已被逼入深地,臣不负汗阿玛与皇兄所托,只恨在边地四年,不能速剿逆贼,叫汗阿玛亲眼得见喜报。”
四爷紧紧握住他的双手将他扶起,这回十四爷很顺畅地就随着他的力气起来了,“好!好!大殓未毕,汗阿玛神魂犹在,听到你的军报,才能安心的走啊!”
衆臣与八爷在旁,见四爷与十四爷兄弟一心,心下都多少有了计较,面上自然愈发恭顺起来。
今日礼毕后,太后便带着十四回到慈宁宫里,她拉着十四转了个圈,细细看了一会,寄回来的信再多,也比不上见到人一眼来的好。她目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十四消瘦刚毅的面孔,他脸上还带着连日赶回京城的憔悴,不由泪从中来。
十四虽然从小聪明机灵,但并不是有恒心毅力的孩子。故而知道他帮着他四哥夺位,自己也就随他去了,想着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也好,谁知道他私下里居然和老四商量好了,不知怎麽叫康熙同意他领兵西北。这一去就是四年,战场之上千钧一发,她夜里不知为他流了多少眼泪,如今十四练成这副样貌体魄,不知在那风沙里吃了多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