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皇帝就又吩咐了一句,“你端午不在京里,御膳房有个姓贝的御厨,包粽子是一绝。他们备东西肯定是往多的备,全福仁,你再去御膳房吩咐一声,捡新鲜的给安国公也包些带回去。庆之,你爱吃鹹粽子还是甜粽子?”

“我倒不挑这个。”顾庆之回答的很是谨慎,“我都吃,好吃的都喜欢。”

皇帝笑了两声,全公公出去吩咐小太监,“安国公回来了,正跟陛下说话,我估摸着得到申时了,今儿要求见皇帝的,就别叫他们等了。”

卫公公也在外头候着,见全公公出来,把去扬州前皇帝给他的两道密旨还了回来。

全公公上下打量他,笑道:“看着的确不错。”

“多谢干爹。”卫公公行礼,“跟着安国公,我倒是干了许多太监该干的事情。”

屋里,顾庆之跟皇帝说了扬州见闻,还有跟林如海商量的事情。

顾庆之挺认得清自己地位的,总之是不能瞒着皇帝,再说这中间也得皇帝配合。

皇帝叹了两声,道:“这些读书人,有的时候过于执拗了,不过……”

不过怎样,他倒是没说,顾庆之也不追问这个,生怕皇帝这停顿是没想到合适的词儿的那种。

皇帝很快就换了个话题,“你随朕来。”

顾庆之跟着皇帝到了内室,皇帝亲手去架子上拿了卷轴,在大案桌上打开,正是两淮盐场的堪舆图。

“晒盐比煮盐要来得方便,也更便宜些,每年都有官员上本请再开盐场。不过你说得对,两淮巡盐御史管得的确是太多了。若是巡盐御史真的只做一年,这些盐场他都没法去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