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通过资金管理人收集来的情报,确认各家公司的优缺点。作为未成年,他无法直接在美国开设一家公司,不过他打算通过购买获得一家现成的公司。感谢萩原太太的做法给了他啓发,不再强求非要自己做公司法人不可。
他不是突发奇想地冒出再开一家公司的念头,而是注意到乌丸财团主打的军工、医药和电子信息産业。
军工行业仅限于日本本土,他们由于二战和战后美国的订单而发展,由于战争结束和对日本的忌惮而衰败。
对于医药産业,诸伏景光曾经分析,对方可能正在进行某些禁忌研究,包括琴酒在内的那些孩子就是试验品。只是组织当时的基地被人为破坏,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孩子们似乎没有表现出超出常理的能力。唯一看上去不太对劲的琴酒又早早地逃离了警方的视野,等有能力再度抓到对方,他又成了钓鱼的鱼饵,碰不得了。
对方对于电子信息産业的重视,与其说是想要发展这个行业,不如说是想打压蓬勃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也许是科技过快的发展影响了乌丸财团在暗地里的小动作,使得超出常规的手段变得更容易暴露,他们才在不停遏制监控摄像头、ai、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其实看诸伏景光能这麽轻易抓到暗中的非法交易就能明白,当敌方的信息技术远远超过己方时,不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反而是当下最有力的保障。
可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因为简单的扼杀而停止,这是时代的潮流,所有人都处于信息化爆炸的世界中,就算没有日本本土企业,也会有z国、美国、印度、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更便捷的工具终将出现,这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挡。
他们终究是错了。
萩原研二在日本本土有医药和科技相关的産业,但医药只有宫野志保一个小孩儿操持着。不是萩原研二不相信小孩子,从她有胆量在聊天群里开场自爆自己原组织成员身份,就相信她能做好。
只是相信能和是不是真的能,是两回事。
宫野志保忙着指挥日本的研究员们,对于管理医药公司一点经验也无,最后还是靠着职业经理人帮忙管理。她自己也坦言,只能负责实验室管理,做不了公司管理。
实验室负责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的义务,所以宫野志保成为不了一个实验室负责人,她只能做自己项目的负责人,指导实验员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让她来负责美国的医药公司。
而对萩原研二而言,那些被资本控制,只向赚钱的方向进行研究的医药公司也不能满足他的期待。他想要借助美国强大的生物研究能力,研制出能拯救更多人的救命药品,或者给无药可治的患者有一个存活下去的希望。
他早已做好了投资医药研究公司的钱都成为扔进水里的水漂,甚至听不到一点响声就销声匿迹。
【如果宫野先生和宫野医生没有去z国的话,他们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了。】萩原研二忍不住这麽想倒。
当初宫野一家不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离开日本前往z国的话,他们可能早就被组织抓走,被迫进行可怕的人体实验也说不定。就像组织对琴酒做的那样……
其实萩原研二并不知道被称为琴酒的那个银发男人到底被组织做了什麽,也看不出他有哪里不正常的地方。
他同样无法理解,生活在和平世界的人为什麽会对非法组织的生活念念不忘,哪怕有机会脱离组织依然执着地投入深渊。
【难道……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拥有过去的记忆?】
可琴酒的表现并不像是记得上辈子的事情,不然曾经是卧底的诸伏景光就该上对方第一批必杀的名单。
而同样是卧底的降谷零,虽然在上辈子没有暴露身份,可他进入组织用了自己混血儿身份做障眼法,若是发现他常年生活在日本,必然会遭到高度怀疑。
两者皆未发生。
琴酒的状态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萩原研二甩甩头,把跑偏的思绪拐回正途。
萩原研二不擅长生物医药领域,他身边的人几乎也都不擅长这一领域。细数下来,居然只有还在学习中的麻生成实明确说过自己想要做个医生,以及远在z国的宫野志保及其父母擅长制药领域。其他小伙伴不说不擅长,只能说对该领域一窍不通。
姑且不说遇到危急时刻的急救,有时候碰上个头疼脑热的,萩原研二都得麻爪。当然他在警校里有学过一些急救相关知识,比如心肺複苏、骨折的紧急固定,或者爆炸导致受伤时如何自救/救援他人。他也可以查询相关医学资料进行简单的疾病防治,但这和擅长生物医药领域是完全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