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试了试藏头诗藏尾诗和假名平移之类的常见手法,没有得到非常明显的规律。
【难道是改成罗马字符……】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摸了纸笔,直接在客厅里演算起来。
工藤新一和工藤有希子一看进入了解谜环节,那自己也可以加入了,也拿了各自的纸笔,开始用自己的思路破解。
在编辑忍无可忍,从书房沖出来把自己逮回去继续码字之前,工藤优作听到儿子小声地欢呼。
他擡头,捏捏儿子因为高兴而红扑扑的小脸儿,“解出来了?”
工藤新一骄傲地点点头,昂起脑袋开心极了。
这段信息确实是谜题,解谜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利用小学生们经常使用的数学解题思想——补位。因为是小学生常用的思想,对大人来说反而生疏了些。连工藤优作也只是刚摸到了点儿苗头,没完全解开呢。
将日语的五十音图画出,将信息中的假名分别放进各自的位置,消除掉刚好能组成50个字符的那些,就会只留下几个简单的假名了。之后再将信息中留下的那些假名放在一起,就能正常阅读了。
很简单,简单到让人完全相信这是针对工藤新一而设下的谜题。
工藤有希子探头看了看谜底,便也明白解谜的方法了。于是她的注意力就放在了最后的谜底上。
“我、应、该、去、留、学、吗?哀。”
“这个人在问新一问题哎?新一要回答这个人吗?”
因为“哀”这个名字非常少见,一下子无法确定对方是男是女,工藤有希子用了“这个人”作为代词。
工藤新一也疑惑,他不认识叫哀的人。如果不是朋友,又为什麽要问他这种问题呢?如果不是朋友,这个发信息的人又怎麽确定工藤新一就对解开谜题感兴趣并且有能力解开谜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