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时还顺带问了怎麽还同桌人情,可惜当时回複柊与理的,就只有对她打排球把手打红这件事一无所知的小光。
与每天都有详细日程规划相反的,是柊与理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模糊。
因为从小脸盲,被人误以为性格高冷高傲,在进入国中之前,柊与理的同龄朋友一直都很少。
后来进入冰帝,身边人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年龄都比小学时更加成熟懂事,再加上年级排名制度的推出,让柊与理的名字得以挂在最容易被人看到的榜首。
于是这种萦绕在柊与理身边的误解,也在大家主动凑近问她问题的时候被慢慢地消除了。
然而误会消除归消除,但碍于那所谓的学神的气场,以及柊与理本人并不积极的社交态度,之后在冰帝读书的几年里,柊与理的朋友数量依然处在一个“有但不多”的状态下。
虽然这样的好处是不用把太多时间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但坏处却是柊与理很少会细致地研究、分类、整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以及她对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缺失。
事实上柊与理其实一直都在凭借一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条件反射”的方式应对与他人的相处。
即,别人对我好那我就对别人好,别人对我差那我也就找机会也差回去。
所以在绝大多数的社交情形里,柊与理都总是被动的那一方。
北条就曾说过:刚认识柊与理那会儿,她总是戳一下才会动一下,让人以为她冷淡的态度是不想理人。
可实际上柊与理只是不知道该怎麽热情起来而已。
甚至她那会儿都不能确定,北条有没有把自己当成朋友。
这种抓瞎的情况让柊与理迷茫,也让柊与理意识到,自己不讨厌数学果然是有原因的。
因为数学不会让柊与理産生这种暧昧不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