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柊与理认为这个论据不够有力,因为她也总想跟北条待在一起。可北条对她来说虽然的确是喜欢的人,但只是对朋友的喜欢,显然不是恋人关系。
又有人说,两个互相喜欢的人,感情发展到一定地步,会自然而然産生想要不断独占对方的偏执。
可这样的感觉同样不限于互相喜欢的恋人之间。
朋友之间也会産生独占欲。否则就不会有小孩子从幼稚园开始就哭闹着大喊“你只能跟我玩不能跟别人玩”了。
那麽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亲密的“性”呢?
这次不用柊与理思考,很快就有人嗤笑着反驳道:“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我们学校这类人不说多但也绝对不少吧,这还用举例?”
所以到底该怎样界定友情和爱情呢?
那个一年前留下的问题,柊与理至今都没得到答案。
只是当她看着眼前的少年,想到如果她的猜想不假、如果他每一次看向她时的那份温暖与温柔都只有她在独享、如果那些偶尔的亲密和纵容建立在并非友情而是其他的情感基础上……
——那她就要拒绝他、推开他、跟他划清所有的界线。
就像从前她拒绝过的每一份告白与示好那样。
国中一二年级的时候,她不想恋爱就只是因为不想。
爸爸离开后,她自作主张地说什麽要为了妈妈不谈恋爱,哪怕她很清楚妈妈其实并不希望她这麽做,却也还是决定暂时忽略掉得到这种所谓的“幸福快乐”的机会。
她不想再让任何事情勾起那个人曾经是甜蜜、现在却是感伤的回忆了。
她不想让她的伤心再多了。
哪怕在外人看来,那只有一点点。
而一旦拒绝得不彻底,柊与理知道那些男生就总还是会在心里悄悄侥幸期盼着: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可以再争取坚持一下。
所以时隔一年,哪怕身处不同的语境,在面对那个相同的“哪种关系才是最好”的问题时,柊与理也还是会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