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程途中,還順便對回紇貴族之中的藥葛羅部進行瞭一番震懾。
這“鐵山四面,金城千裡”所說的,正是暫時進入瞭平靜過渡階段的安西都護。
他寫“舟車四達,誰論貢賦之差;襟帶八荒,非複華夷之隔。”4
正是因這東西戰事的先後戰果,乾封三年的年末,各地朝集使回返長安的同時,羈縻各國也隨之送上瞭新年賀禮。
仿佛是在呼應著這份八方來朝,司禮部門接到瞭一個新的任務,便是將明堂制度和太廟禮儀都重新框定。
而在這番議會的同時,安定公主向二位陛下提議,迎平陽昭公主畫像入淩煙閣。
此言一出,頓時引發滿堂嘩然。
自安定公主任職軍中,皇後臨朝稱制以來,已有數個前朝官職為女子出任,但直到如今,在淩煙閣內的功臣之中還並未見到女子的身影,卻不料安定公主突然提出,要將平陽昭公主位列其中。
然而安定公主給出的理由卻讓人無從反駁。
她說,陛下令臣子商定太廟明堂之禮,李唐歷代皇帝皇後各有配享,往前追溯的先祖也有名姓傳世,可公主呢?
平陽昭公主的姓名不見於起居註中,倘若後世不慎有人將碑銘損毀,便再難將其找尋得見,若能以為李唐奠基之功位居淩煙閣中,留名於史冊,他年也可為後人銘記。
聽聞這一番話的人其實並不難聽出,與其說這是李清月在為她的姑祖爭取這個待遇,還不如說她是在為自己爭取。
他們要拿什麼來反對?拿他們甚至並沒有親自上過戰場的履歷嗎?
更讓李治不得不重視李清月提出這條建議的,是自乾封三年入秋,駐紮在涼州邊境的蘇定方就已身體抱恙,被緊急調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