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話還沒說完,遠處便已傳來瞭一個呼喊安定公主的聲音,將她給打斷在瞭當場。
循聲望去,就見許穆言正騎著一匹快馬奔行在田壟之上,朝著她們所在的方向而來。
她這手在南方練出來的騎馬之術,奔行在田間小路上竟也不覺其中有何局促,就已看到馬已停下,人已下馬,站定在瞭兩人的面前,面上有要事商榷的緊急之色不言而喻。
“怎麼瞭?”李清月發問。
許穆言這人提出的建議大膽,自拿到這個度支巡官的官職後,更是在態度上也大膽瞭不少,當即將李清月給請到瞭一邊,語氣堅決地回道:“我想請公主將四海行會的人再征調一部分過來。”
李清月訝然:“你的轉運使不夠用瞭?”
許穆言嘆瞭口氣:“我都不知道該當誇贊公主辦事辦得好,還是該當說不好瞭。您要知道,士農工商的劃分是一直存在的,大唐戶籍的劃分標準也就擺在這裡,若能安穩度日,絕大多數人並不願意非要從事商人行當,就算是現在掛上瞭一個轉運使的頭銜也是如此。”
“水渠與荒田開辟進展喜人,讓這些流民更看好明年播種之事,加入轉運使隊伍裡的人相比加入耕田隊伍的就少瞭太多瞭。可流民數量越多,轉運使要維系支出需要的人手也就越多,否則哪裡撐得住這麼龐大的開支。”
現在農田收入都還一點見不到影呢。
“我都覺得自己近來頭發掉瞭不少瞭,才將這些賬目上的賑災銀錢周轉得當。早前公主覺得我提出的漕運改革方式過於激進,但以近來實踐所得,這尋找當地龍頭作為主事,負責調度當地小船,確實能節省不少錢。”
許穆言攤手,無奈說道:“可就算如此,還是不夠。”
李清月並未思慮多久,“走,我隨你回去看看賬冊,商定一下需要調度多少人來。”
算起來,之前考慮過的放開官方借貸條件,讓部分關中百姓遵照合約前往河北道的計劃,也該當執行起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