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他們給我藏巴子民帶來瞭莫大的災劫,為何不能趁勢對他們發起清算!我隻恨當年因祿東贊年邁,讓他從相位上退下去的時候,還畏懼於他的盛名在外,不敢輕易擅動,才令他有重新上位的機會。”
芒松芒贊“語重心長”:“王後,攘外必先安內啊。”
赤瑪倫:“……”
她還能再多說什麼呢。
芒松芒贊沒再給她以勸阻的機會。他在話中展露出的,分明還有一個意思,誰若再來阻攔,便是他的敵人。而她顯然不能做這樣的事。
或許她也該當慶幸,自八歲開始就成為祿東贊手中傀儡的吐蕃贊普,終於有瞭翻身的契機。
可一想到,贊悉若自任職大相後,先在鸚鵡谷召開群臣會議,整治牧業改革,鞏固瞭自祿東贊開始的租稅律法、牧場肉稅和田界之法,又統一瞭吐蕃和小勃律大軍鎮之間的法令,從未有任何一點悖逆吐蕃之處,她又覺一陣說不出的心寒。
死在此時,被扣以通敵叛國的罪名,以成全吐蕃贊普抗衡大唐的決心,對這位噶爾傢族的掌舵者來說,不可謂不殘忍。
而今日有臨陣奪權,擅殺臣子,將贊悉若當做瞭犧牲品,明日又怎知不會是別人?
打斷她這諸般思緒的,是芒松芒贊快步疾行中一句朝外發出的號令:“調兵!”
調兵,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