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所致,相比於那份風格清雋的,天後先看向的,還是那份鋒芒畢露的答卷。
和郭元振的答案一樣,劉旋也沒按照歷史沿革來回答。
因為她的第一句是這樣寫的——邊防不可不預,當扼羌戎之咽喉。
隨後她寫的,則是一番以東部邊境推西部邊境局勢的判斷。
東面的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平壤到北漢山城到熊津,一步步統一戰線,同化人手,確保新羅和倭國都難以掀起風浪,一條是從泊汋到長白山到渤海都督府,緊守靺鞨要道。
那麼西面呢?
西面的安西四鎮自太宗朝確立至今,正是大唐對西域邊境的管控節點,但如今顯然已經不足以滿足“要沖”的需求。
安定公主擊退吐蕃,迫使其退入衛藏四如之地,打斷瞭吐蕃和大食之間的聯系,但波斯殘部和吐火羅國兵馬對於大食的攔阻,並不足以讓要沖穩固。當然,此前因賀蘭敏之而起的和親也不行。
安西四鎮應當變一變的。
改其中一鎮在碎葉水,才真正叫做“扼其咽喉”。
她想,現在的大唐兵力也有這個餘力,往西延伸到此駐城瞭。
……
“好啊,好一個邊防不可不預,也好一個扼其咽喉!”天後讀到此地,臉上的欣慰與贊賞之色溢於言表,也一把將這份答卷拿在瞭手中。
這一份份試卷擺在面前的時候,被步步緊逼、扼住咽喉命脈的,又何止是那邊境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