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這三座祭壇的位置還有另外的一座建築,也會在正式登基之後應運而生。
哪怕它現在還隻是存在於閻立本和其他工匠的設計圖冊之上,但這座明堂的存在,勢必會代表著東都洛陽進入新的階段。
“等等……”人群之中忽然有人意識到瞭什麼一般,顫聲開口問道,“天壇地壇與社稷壇在此,那太廟呢?”
歷任天子即位之前,在朝會大殿受命之前,都會向著太廟告祭,現在怎麼就忽略過去瞭這個步驟!
但很快又有另外一個聲音答道:“太廟——不是在長安嗎?”
不錯,李唐的太廟在長安。
那這洛陽大典,自然不可能有敬告太廟的步驟瞭。
當群臣挪步前往天壇之前的時候,人群中有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們再也無法說服自己,聖神皇帝隻是作為一個王朝的過渡,也隻是想要過一把權力的癮頭,又或者是為瞭繼續鏟除懷有異心的李唐宗室,這才選擇瞭自己去做這個皇帝。
他們更無法說服自己,放在東都即位,隻是為瞭和在長安登基相比退讓一步。
一個沒有和太廟關聯的登基典禮,便不止在皇帝的姓氏上與李唐有別,還在另外的一處要緊之地,撇開瞭其中的關聯。
那分明就是要在先帝所遺留的朝堂餘燼之上另起爐竈,建立一個嶄新的屬於武曌的時代!
可天下宗親之中,最有能力反對她稱帝的,已經被她相當果斷地放在瞭太子的位置上,能有資格有名頭也有膽量出兵的,已經被基本殺瞭個幹凈,唯獨剩下的,隻是一些安分守己、並無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