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一路人馬帶著停戰後的拂菻、大食兩國使臣前往中原,澄心率領船隊踏上歸途, 韋淳留在碎葉城協助劉旋一並商定邊防界線之事,而欽陵贊卓……
他不在這三隊人馬之中的任何一路。
而是帶著先前進攻大食的兵卒, 自西域募招而來的兵將,和拂菻國君士坦丁四世所提供的一支人馬, 直接前往瞭小勃律以北的蔥嶺地界。
在這裡,他用瞭將近一年的時間演兵,將這支五六千人的隊伍訓練得能夠熟練聽從他的軍令行事。
而後……
便是一封武周太子意圖出征吐蕃的詔令,送到瞭他的面前。
當年韋淳找上武清月主動請纓隨軍出海所說的那些話,有些說錯瞭, 有些卻沒有。
比如說, 她以為王玄策和尉遲循毓能夠加入隊伍, 是因為他們能幫助武清月帶兵,自泥婆羅、大小勃律等地入侵吐蕃, 實現兩路合擊之策,其實是猜錯瞭。
因為彼時的武清月還不打算對著吐蕃動手,王玄策等人另有用處,她要抓住的也是拂菻和大食開戰的契機。
但韋淳也猜對瞭一件事。
若要進攻吐蕃腹地,越過唐古拉山脈的屏障,完全靠著堆上士卒的性命,硬闖那座雪嶺絕不可行,從大小勃律入手增加一路兵馬勢在必行。
而統領這一路人馬最合適的人選,隻有一個。
欽陵贊卓!
------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