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市儈,效果卻好!
書生環顧瞭一圈周圍,發覺不僅沒人應和他的話,反而因他打斷瞭說書人的話茬,被人怒目而視,當即訕訕一笑,重新坐瞭下來。
太學生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同樣坐回瞭原位。
說書人對於這等打岔的場面也算是熟悉,一點都沒受到影響地接著說瞭下去。
“這位女郎說得對,書價紙價低廉,便是寒門庶民也能省出些口糧購書,若是有幸能入官學,既有讀書的津貼,又能經由官學介紹得幾個營生活計,品學兼優者還能另得補助。讀書人生在如今,真是最好的時代。”
“這第三幅壁畫,便是官學學子科舉趕考入朝,天子恩科欽點上官舍人為狀元,為匡正官定經本,成太和石經於太學之前,各位且聽我細細道來!”
這說書人果然很知道在場諸人想要聽到的是什麼,順著這話茬便說起,上官婉兒是如何受到父親的牽連被沒入宮中,又是如何因母親擔任授業之職得到栽培。
成為太平公主的伴讀,顯然隻是這位天才人物的起點。
她以十六歲的年齡參與科舉一舉奪魁,在殿試之中與同科士人當庭文鬥以正視聽,而後向聖神皇帝諫言成書石經以為典範,一夕之間聞名天下。
而這幅官學鼎盛、門生盈庭的壁畫,又何止是上官婉兒一人的榮光所在,更是天下不知多少有幸讀書之人的縮影。
巍峨的萬象神宮隻能被洛陽城中的百姓看到其高聳的穹頂,神宮之中的壁畫以碑拓的方式流傳在外,但官學的招生消息,以及聳立在洛水之前的太和石經,卻是世人都能輕易看到的東西,也變成瞭武周一座獨特的豐碑。
而文有文人的路子,武也有武生的前途。
天授五年旱災初平,聖神皇帝為示吉兆,改元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