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苏母实在做了一桩投资颇丰的买卖。

而这也便宜了苏叶,在汴梁直接有现成的落脚点,关键还靠近汴河,出门那可太方便了。

房子一共是两进的,其实是三进改成了这样,前面一进有九间,分别是正厅,大堂,左右厢房,以及下人居住的倒座房。

第二进是个大大的花园,小桥流水,山石造景,湖中心有观水亭,外围是一圈房子,把小小的人工湖围起来,总共有四十多间,用途不同。

这是一个不太符合规定的房子,看起来就像是酒楼那种建筑,坐在厢房里,能欣赏到院中的美景和亭中心的表演。

没错了,苏母就是按照酒楼的模式建造的,她是个江湖人,自来也没见过官宦人家的宅邸,当然也看不懂他们那些意境,以及虚虚实实的造景。

但每次来汴梁,她住的都是遇仙楼这种顶级奢华的酒楼客栈,她觉得,这就非常奢华和舒适了,因此当初修建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样子来。

好在当时还没有对房屋建筑有过多规定,大家建成什么样,纯凭自己的喜好。

现在就不行了,处处有规矩,房子不是你想造,就可以造的。

苏叶也觉得这样的房子住着很舒服,人家酒楼一切宗旨都是为了服务,当然处处考虑到了舒适度。

说实话,在有雇佣下人的情况下,这种房子简直千好万好,无一处不好。

当然前提是有人帮你打扫清理,时时维护,也有人洗衣做饭。

苏叶自然有这个财力,直接雇佣了十来人,其中厨房就有三位,两名厨子和一名小工。

在宋朝,那些可以买卖的奴仆基本没有,都是雇佣,合同长的签十年,十年后看是否续约,可以请人继续干。

相对地他们的工钱也就比较高,好的厨师一天需要500文,而能干的婆子一天也要差不多200文,因此这宅子里每月的花销至少在300两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