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如此,我在回报你上次的帮助,”陈景轩很满意,他当然不会去害江右良,但这不代表他不能有别的目的。
接过这件事,他就有时间门去布置,不管姑苏粮商和甄家有没有关系,此后都会有关系!
之后,就看出身不凡的江知府,怎么对付太上皇信赖有加的甄家了!
第411章 红楼潜龙在渊25 姑苏城……
姑苏城内的粮商们并不知道知府磨刀霍霍向他们,只高兴于计划的顺利,把全程百姓都遛着走,偏偏江知府还不能制止他们。
马记粮铺的家主马良对着陈记陈大同敬佩的拱手作揖,“这可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谁说我们商人只会耍小手段,陈老爷的计谋着实厉害,不愧是读书人。”
原本他们只是想趁城内无粮,抬高粮价罢了,陈大同却说,现在虽然困难,但家家户户都还有余粮,毕竟地动得到预警,大家避难的时候都带着粮食,没带走的,也被妥善安放好,倒时候挖出来就是了。
在这种情况下,率先提高粮价只会惹来百姓反感,要是有那好管闲事的,写了状纸捅到知府面前,绝对会被抓为典型,抄家下狱都有可能。
这事还比较常见,江南文风本就昌盛,姑苏又是其中之最,城里文人多不胜数,还真有那爱打抱不平的。
偏江知府最鼓励这种行为,接到状纸都要亲自审理,不肯轻易放过。
所以那第一个冒出来的粮商就要倒霉了,因此震后这么久,迟迟都没人敢涨价,生怕被抓了典型。
但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大赚特赚一笔,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们摸着自己黑透了的心肝想,商人重利不是常识吗?
没道理一边骂他们,一边还想得到他们的救济,凭什么?
要是做慈善能有好处,像那些文人能扬名能当官,他们当然也乐意。
可慈善的下场是什么?古有吕不韦,后有沈万三,终归没一个好下场,那他们又何必假好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