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大面上过得去,盐税的一千一百万两不会少,吏部就不会担责,因此所有人保持缄默。
马明奎都能想到,要是事情揭露,他的下场是何等恐怖,估计灭九族都有可能。
之所以还这么尽心尽力帮新帝,是因为新帝承诺了,他只管搜集证据,揭露的事交给别人。
至于交给谁,新帝已经想到了,南安郡王金坤礼!
南安郡王是太上皇的人,或许说,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但之前因为偏爱太子,让他们都靠向了太子。
除荣国公和北静王是太上皇心腹,其余人多多少少被太上皇忌惮。
尤其是南安郡王,历代驻守在南边,防守茜香国。
南安郡王一直想要征讨茜香国,获得战功,这样他的儿子就可以不降等袭爵。
但朝廷并没有这么多经费,一直不予批准,给出的军费也只够防守,并不能让西南军大肆制造海船,出海征讨海外的茜香国。
太子去世后,太上皇对这些老臣一下子优容起来,这让南安郡王看到了希望,一再上书要求训练水师。
但朝中大臣一直反对,表示茜香国虽然几年不曾上朝贡了,但也一直是大楚的藩属国,且并没有逾矩的行为,主动出军有违仁义,师出而无名,不是天朝上国的做派,损害大楚威名,也会让其他藩属国人心惶惶,进而思变。
太上皇年纪大了,也少了征伐之心,一心只想要仁君的名号,于是驳回了南安郡王的请求。
但同时,太上皇又格外优待这位老臣,赏下了大笔财物,进行安抚。
新帝被点明太上皇对自己的忌惮,明白想要做成此事,就不能由自己出面,不然太上皇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太上皇自己的亲信出头。
而南安郡王是最好的人选,一来他的身份足够,是朝廷重臣,属于太上皇心腹,又不是第一梯队的。
毕竟南安郡王一直在南边,相比一直跟在太上皇身边的荣国公和北静王,对太上皇的心思把握没那么准确、二来他野心极大,总想成为亲王,不行也要把郡王的位置传下去,而不是到了儿子身上,就不是王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