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妻子商量,“要不给这小子找一个启蒙老师?”
贾敏想到那折子进京后,可能带来的危险,询问,“能保证先生是安全的吗?”
林如海想了想,确实,先生又不是下人,哪能要求人家安分待在林家,不出去呢。
要是时常出去,难免被人钻了空子。
可孩子的教育也是大事,不能不上心。
“要不还是我教?”贾敏询问道,凭她的学问,给儿子启蒙没问题,几年后,想必这件事也平息了,到时候再找夫子,或者直接拜入书院,都是可以的。
“我再想想吧,”林如海觉得贾敏虽然学问不错,毕竟不是走正经科举路子,不太适合儿子。
他事后给陈景轩写信,想着他那边能否找出有学问,又有警惕心的人。
陈景轩接到信,盘点了一遍身边的人,发现都不合适,那些人学的东西很杂,不太适合林家人。
突然,他想起了甄管事的家世,他不是有一嫡支的兄弟,是个学问不错,淡泊名利之人?
学问好,考中了举人,足以给林玄玉启蒙,淡泊名利就不会被引诱,从而对林玄玉不利。
至于他身边可能被钻空子,陈景轩专门派一人过去,看着他就是了。
他把自己的考虑,写在信上,让人回了林如海。
林如海看到上面的人名,稍微有点印象,甄费,字士隐,原是姑苏人,住在葫芦庙附近,学问人品都很不俗,只是本人没多少进取心,安贫乐道。
这倒是不错的人选,和贾敏商量过后,林如海派人去姑苏重新调查一番。
甄家家风颇好,甄士隐与妻子生有一女,日子过得清净,平日也没不好的爱好,喜好诗文,性格淡泊,确实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