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施方案,苏叶都整理好了资料,用空间里的打印机打印出来,一并交给陈景轩。
南边其实人口不少,但很多是山民,虽名义上是大楚的地盘,但很多地方各自为政,由土司或者寨主管理,亦或者是国中国的存在。
即便他们没有像藩属国那样,成立一个国家,但当地的百姓只听自己族中长老的话,并不关心大楚朝廷。
可以说,南边是一个个封闭的小社会,他们之所以没有联合起来,反抗大楚的统治,也是因为大楚对南边施行的政策,那就是让他们自治,不派人管理,也不收税。
但不代表就放任自流,实际上每年派往南边的官员都不少,他们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监督,但凡有哪些势力想要联合到一起,就想办法搅黄。
另外也有驻兵,这些士兵一是为了防止叛乱,二也是防止某个势力吞并其他势力。
如果出现了,当地驻军就会出动,帮助弱的一方,号称维护正义!
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他们壮大,进而威胁到大楚的统治。
因为这样的政策,南边那广阔的面积,从广东到广西到云南,都不完全属于大楚,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这些地方,粮商会完全可以带着大笔银子过去,购买许多良田,成立一个个农场,然后雇佣当地人种植。
作为商人,会比较受当地人欢迎,不会引起掌权人的忌惮,且雇佣当地人,能促进当地与大楚的融合。
南边虽然气候条件好,但有许多东西是缺乏的,比如技术,比如盐铁等,因此他们时常需要和商人交易,尤其是中原的商人,非常受欢迎。
以商会的名义在那里投资,很容易找到一批员工,不用担心吃不开。
而北边,太上皇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且有不少战功,北边的几个游牧民族都被打服了,这二十几年还算安稳,虽时有扰边的举动,但只是小规模试探罢了。
苏叶收购羊毛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想彻底解决北方的隐患,只有让那些游牧民族养更多的羊,减少养马,才能完全解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