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这条线上,有几个缺口,祁连山山脉脚下的河西走廊,是进入河套地区的关键入口。

戚将军曾在这里向西征战七年,打下了武威郡,再往前就是张掖郡了,几乎占据了河西走廊的一半。

如果朝廷支持,以戚将军的勇武,也不是不可以像当年霍去病一样,彻底打通河西走廊,连接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可惜到了武威郡,就被朝廷叫停,死都不让再往西。

前朝在武威郡设立郡,派了适合守城的将领来镇守,然后把戚将军调往了另外一个缺口。

也就是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中间的张家口,那里可是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关键入口。

一旦被攻破防御,就意味着距离京城非常近,京城危矣。

前朝末年的几任皇帝都怕死,或者说控制皇帝的权臣宦官们怕死,把最厉害的戚将军调任到这里,就是想要让他守住门户。

戚将军一如既往的厉害,把大同盘地到阴山丘陵,再到坝上草原全都打了下来,再进一步,就可以把瓦剌人从大兴安岭以西的锡林郭勒草原赶走,让他们和漠北的鞑靼争地盘去。

可惜,戚将军的军事行动再一次被叫停,不允许他再北征,而是回到张家口,再次守住京城的门户。

当时戚将军表达了不满,觉得朝廷如此做,就是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还给瓦剌人。

因为他多次上谏,要求出兵,被朝中只想要安稳的人不满,甚至猜测他是不是想拥兵自重?

这样的人可不能放在京城附近,于是戚将军再次被东调,这次来到了燕山以南,也就有了之前说的巨鹿城。

可以说,戚将军对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没有输过,奈何朝廷不给力,死拖着他的步伐不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