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第二天,苏叶就接到张家的贴子,请她上门。
苏叶没有犹豫去了,拿出陈景轩提前写好的信,交给他们。
张家二爷三爷看完信,对视一眼,对苏叶的态度郑重起来,她问什么也都一一作答,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通过交谈,苏叶差不多了解了羊毛计划的实施情况。
其中瓦剌那边没多少进展,他们一直野心勃勃,想要进攻东北,好获得大片平原,养更多的马,进而拿下鞑靼。
而鞑靼分为两部分,掌权人分别是哈丹巴和其侄子苏德,苏德父亲赛罕和哈丹巴都是先鞑靼大汗的孩子,正好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幼子。
草原上的习俗,幼子作为继承人,因此鞑靼王打下太湖盆地后,就把长子分了过去,让他掌管那里的鞑靼部落。
当时太湖盆地有三个大势力,六个小势力,先王只派人打了三个大势力,至于那六个小的,自然交给掌权的儿子自行解决。
可就是这六个小势力,明面上投靠,之后竟然联合起来反叛,害死了赛罕的长子。
这是赛罕最喜欢的儿子,为此他把六个小部落的男子全屠了,包括六岁以上的男孩,行为之血腥残暴,引得其余被打败的大势力青壮人人自危。
他们暗中联合,于半夜杀死了赛罕,而苏德趁乱跑了出去,跑回鞑靼王庭,寻求当时已经继位的叔叔哈丹巴的帮助。
哈丹巴出兵,帮侄子镇压了叛乱,苏德成了这一支首领。
然而但是,哈丹巴并没有撤兵,明面上是保护侄子,实际上想把这部分父亲分出去的地盘抢回去。
苏德是个聪明的,善于隐忍,借助叔叔的威势镇压其他鞑靼人,又使用怀柔政策,拉拢了一批人,和叔叔的人形成平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也就给了张家机会。
苏德需要发展壮大自身,就需要更多的马匹和人口,可太湖盆地的先决条件摆在那里,无论人口和马匹数量都受到限制,怎么办呢,有钱也行!
有钱了,他还可以偷偷从叔叔哈丹巴手下部落中购买,毕竟马匹卖给大楚或瓦剌不行,卖给大汗亲侄子没什么不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