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战,打出了戚十一的威名,也迎来了瓦剌部落的疯狂报复。

他们直接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发,召集了十万骑兵,誓要碾压戚十一,把他杀了祭旗,然后直接攻进东北草原。

既然之前的计划行不通,那就直接打吧。

反正他们自认为自己积蓄够了足够实力,不惧打仗!

且瓦剌王庭还有余力调集五万骑兵,镇守在肯特山脉山脚,防备鞑靼人打过来。

这番布局不算错,是最稳妥的做法,起先他们确实成功了,戚十一带着那千人骑兵,直接望风而逃,把到手的战俘都扔下了。

这些女人,孩子,老人,牛羊,除了马匹,全都成了最先奔袭而来的瓦剌骑兵们的战利品。

先行骑兵获得了大量物资,为保这些不损失,他们不得不停下不去追击戚十一,这就给了他们逃跑的机会。

可戚十一怎么会逃呢,他只是把战俘扔下而已,等那些瓦剌骑兵停下,他们就折返回去,时不时骚扰一番。

等到人家骑上马,打算追击的时候,又立刻望风而逃。

小股骑兵的作战优势在于,跑得快,即便对方的战马速度和他们一样,战士的精力也一样饱满,可跑着跑着,一定会分出前后,从全体突进,变成一小部分在前。

这时,戚十一就会带人折返,吃下冒头的骑兵,砍杀一个来回后,眼见后面的骑兵追上来了,再次奔逃。

这样的骚扰突袭来了两三次后,那些瓦剌骑兵再也不敢冒头,变成齐头并进,一旦戚十一折返,立刻形成包抄。

这次戚十一真的跑了,直奔西拉木伦河的方向而去,好似打定主意回老家避难。

他只有一千人,而瓦剌一万骑兵在追,怎么看都实力相差悬殊,加上他们已经想到了克制戚十一突袭的方法,虽然速度慢一点,但也一直追着戚十一屁股后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