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和苏叶在西平府实行的那样,买够一定数量的煤炭,或者赊够一定数量,就送专门的炉子。
生火成本一下子降低了,那多烧一点热水,把自己收拾干净一些,就变成一件不那么麻烦的事了。
因而苏叶打眼看去,大街上不再像以前灰扑扑的,许多人佝偻着背,低着头含胸往前走。
一眼看去就很鲜亮,精神头瞧着都不一样了。
这样的变化从巴蜀一直蔓延到南邵,到这里就变成另外一个画风了。
这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彩云之南就像是落入人间的仙境,无论景致还是环境,都美好得不可思议。
可此时的南邵人却没那么好相处,或者不应该说南邵。
南邵已经是百年前的称呼了,这地界曾诞生一个名为南邵的国家,有四五百年历史,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
后来前朝确立正统,可南邵自诩良臣,不愿意臣服前朝皇帝,当时整个中原内忧外患,也顾不上这偏远的南方,毕竟离中原实在太远太远,还隔着难以跨越的高山。
等到王朝稳定下来,有时间对付南邵国了,人家早就分裂成三个小国:大长国,天兴国和大义国。
不是同时确立的,前后相差十几年,但三国势力相差无几。
从中原出兵本就困难,南方多瘴气,士兵不适应,加上崇山峻岭,行军困难,前朝派了军队来征服,结果半年一点战果都没有,士兵却因为疫病损失了一半。
前朝皇帝及时止损,不再进攻,反而采取拉一打一策略,让三小国互相内斗,给双方制造了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得不说,搞阴谋阳谋,那些读书人一套套的。
经过前朝一百多年,加上本朝一百来年的努力,南邵已成功分裂成七个小国家,且常年处于不安定状态,因为总是被下级夺权。
国主,权臣,其他官员,以及被压迫的百姓,始终蠢蠢欲动,动荡不安。
哦,你要说为什么每次都会出现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