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问题来了,云贵本就地广人稀,在高原上,且高原再生高山,一山叠着一山,崇山峻岭绵延不绝,买下的土地大部分是山地,能种植粮食的地很少。
怎么办呢?不能买下来就直接放着浪费吧?
继续跟着粮商会学,当初他们就是盲目跟进,现在发现问题了,还是得闭着眼睛跟。
粮商会在购买土地的时候,特意选了许多山区,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适合种植果树,茶树,或者鲜花等,还有能榨油的棕榈树,以及经济价值相当重要的橡胶树等等。
至于粮食,只种本地的占城稻,味道口感很差,但产量高,还能做到一年三熟。
而这些粮食,也仅供本地自给自足,不往外卖。
也就是说,粮商会在此地说是庄子,其实就是一座座山,以及山下一大片地方。
这些山下土地可种植粮食,实现庄子上劳动人口的自给自足,而剩下收益的大头,是从经济作物来。
其余人发现了这个,一时间有点傻眼,但也没办法,钱都花出去了,毕竟是人家七国的地盘,想买下一大片土地,多少是都要出点血的。
于是他们只能向粮商会买技术,买指导,甚至买策划案。
借着这机会,粮商会给他们的地盘以及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规划,让大家都处于一个大框架内。
而这个框架的基本原则,就是每种作物都有三个及以上的势力种植,不能形成垄断,互相制衡,但又都是大规模种植,形成产业化。
如此一来,南邵这地在商业上的布局基本完成,但碍于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处于别国的统治下,经济活动进行的并不安稳,时不时出现战乱和抢劫,以及偶尔发生的疫病,导致这里长期只看到投入,产出却有限。
即便产量增加,眼见要赚钱了,又担心那些统治者看到好处,就想要抢走,于是不得不花重金招募侍卫。
因而在南邵投资的,除了粮商会,其余人大部分没有盈利,而粮商会也是因为本地人喜好享受的缘故。
用那些奢侈品,从他们手里换走大量明珠,翡翠,玳瑁,犀牛角,象牙等珍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