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充分,因此皇帝挑选饱读诗书的女子负责文书工作,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身为皇帝,她每天要做的事太多了,光奏折就一天几百份,没人帮忙是要累死她吗?

分拣,整理,提前查资料,撰写……至少需要十几人。

比如,河南发生水患,河南几个府尹上书要求治理,可怎么治,每个人意见不同,有人认为应该建堤坝,把水拦住。有人则觉得疏通更好,还有人提议分流。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无所谓对错,只立场不同罢了。

他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治理下的百姓考虑,都是好官,有错吗?

不仅没有,还是尽职尽责的好官!

而苏叶要确定谁对谁错,或者都对,但需要最优解,就需要大量资料,除了历代治理水患的经验总结,还有河南当地的地形地貌,土质水质等一系列详尽资料,以及各府百姓情况。

有时候是需要牺牲一部分百姓利益的,那牺牲谁,被牺牲后的百姓后续怎么补偿,都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纵然可以让官员们去做,由他们提出方案,苏叶做决定就好。

可她至少得做到心里有数,以免被这些官员糊弄了。

即便无关利益,官员本身的立场,和她就不一样,大局观和远见也是不同的。

同一件事,是要达成短期利益,暂时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一劳永逸,是一个取舍。

不是说一劳永逸就更好,短期解决也是解决。

就比如水患,在河流下游居住的百姓,时常要面临被淹的问题,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把所有人迁移,以后都不住人了,那就没任何问题了。

可这就未必是符合百姓心中需求的,那是他们的家园,故土难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