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期间,那些势力比较小的党派,想要另辟蹊径,这就是第二种方法了,立功!

只要功劳到位,再想办法讨好一下摄政王阁下,想来机会也是好的。

恰好,眼前就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和法国的关税商谈,如果能给英国争取来更大的利益,岂不是大功一件。

于是他们暗搓搓,想要派自己人前去商谈。

而这件事,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你脑子反应快,别人也不傻不是?

谁还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说什么都不会让你如愿的。

事情再一次僵住了,首相眼见这样不行,党争太耽误事了,再这么争吵下去,许多事都要被耽搁下来。

今天你扯我后腿,明天我拦着你干活,那问题可就大了。

于是他亲自说服托利党的人,其实只要有他在,只要他是摄政王亲信之人,托利党的权利就差不了,既如此,何妨让一步?

托利党人被他说服,同意财务部大臣依然从辉格党出,但次官还得是托利党人。

如此权利划分和之前一样,只是人选变了而已。

新选上来的财务大臣虽然是辉格党,但和首相的关系并不算太糟糕,两人是能合作的,因此首相亲自到摄政王面前说项了。

而在此期间,摄政王其实也有点被他们闹烦了,他本就不喜政治,要不然也不会下放诸多权利给首相,不过为了掌握住实权,选的首相是他亲近信任之人。

在其他人吵吵闹闹的时候,他就躲在白金汉宫里欣赏法国送来的艺术品,为了不让人打扰自己的兴致,都不召见那些大臣了。

但一个人待着,难免寂寞,于是他宣了几个地位高,不参与政治的艺术家们,陪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