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债就会涨上去,卖掉能赚一大笔,”凯丽夫人豁然开朗。
而让诺森伯兰公爵去谈判,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
“不错,我已经在陆续购买法债了,为确保不大量购入,导致价格上涨,每天购入的数量有限,等到雅各宾派的那些产业也售卖出去,就可一举购入。”
“你要用那笔钱?这不好吧?”凯丽夫人惊叫。
“没事的妈妈,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况且只要我们做的隐蔽,钱生钱的事又不会披露,皇帝陛下就更不会知道了。”
“可法债很危险,我怕出现意外,”凯丽夫人在法国这么多年,早就见识了法债的起起伏伏,每一次都能让一批人破产,可许多人依然乐此不疲。
“我还有后续计划,您不用担心,”知道凯丽夫人没信心,苏叶忙出声安慰,她的计划当然没这么简单,只是不好和凯丽夫人讲明罢了。
其实光凭公爵表现出认真,不足以让人对这次谈判产生信心,毕竟公爵的不靠谱深入人心。
可要是英国有消息传来,首相非常看好此次合作,尽全力促成呢?
这件事说好操作也好操作,说难也难。
不过是首相的一次公开演讲,一则权威报纸的报道,以及一封严肃的政府公函。
可难就难在这里,利物浦伯爵是个谨慎的人,关于各项政治决策,没到确定的时候,是不会向公众披露的。
因此要他公开发表支持,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苏叶已经想到办法,一周后,首相会在牛津大学的校庆上,发表公开讲话。
届时安排一位学生,以不赞同的态度,质问首相为何要商谈,取消关税,万一法国借此做一些违法,且不符合英国利益的事怎么办?
只要言辞激烈,处于首相地位的利物浦伯爵就必须出言安抚,说一些商谈的好处,以此淡化矛盾。
他的立场未必是坚决支持,但有人坚决反对时,处于平衡需要,他只能拉到模棱两口的中间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