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它一开始强调的那样,如果整个法国都变成这样,那波旁王朝的复辟还有什么意义?

这极具煽动性的话,但凡看到,就没人能不在意。

毕竟新复辟的王朝,对波拿巴的存在,简直深恶痛绝,极其敏感。

可偏偏这家报纸明晃晃把一个□□的行为,和波旁王朝的统治不力划上等号,叫他们如鲠在喉。而这家报纸却不是他们想动手就动手,想施压就施压的。

因为它属于英国!

《巴黎时报》创办至今七十多年,原本是一家小报纸,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成为巴黎大报纸之一。

最后波拿巴上位,进行一系列改革,报社的老板在变革中出事,这家报社被宣传部接手,成为宣传波拿巴精神和政治主张的阵地。

与此同时,他们关闭大量报社,要求报道和撰写的内容,都符合要求。

波拿巴统治期间,巴黎乃至法国的报社从原本七百多家,锐减到两百多家,且背后要么被雅各宾派控股,要么直接收入囊中。

那段时间的报纸内容,虽然抓的严,但充满自由和希望。

也是在这期间,《巴黎时报》一跃成为全法国最受欢迎的报纸,因为有雅各宾政府背书,许多内容都可以登报。

等到波拿巴战败,退出法国本土,作为战胜方的英军,接受不少战俘和遗产,其中就有多家报纸。

一部分还给了以路易十八为首的法国旧贵族势力,剩下的以不错的价格,卖给了英国商人。

波旁王朝在英国的帮助下复辟,自然签订了许多宽松条款,允许英国商人在法国经营壮大,不过是条件之一。

如果不是苏叶拥有英国子爵爵位,凯丽夫人有不错的英国背景,且一回到英国,就和摄政王扯上了关系,凯斯奈尔家族的发展,不会这么顺利,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