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学术研究,那还可以量化成绩,可偏偏是执政水平,要怎么衡量?

所以沙皇的支持是有原因的。

那还是前任沙皇还在时,带着继承人,以及亲信大臣出行巡视领土,却遭遇了叛乱,被围困在一座雪山上,迟迟得不到救援,差点弹尽粮绝。

是年仅十三岁的卡列宁敏锐察觉了不对劲,通过各种渠道,发觉叔叔可能遭遇不测,于是说服了卡列宁勋爵的好友,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冬季狩猎队,去那附近的山上打猎,并与伏击围困的队伍撞个正着。

而他们这边,个顶个是军人出身,加上有猎狗和丰富的活力,在部分牺牲后,顺利救出了沙皇父子和卡列宁勋爵一行人。

事后,在沙皇的询问下,卡列宁复盘了整个过程。

他是如何察觉事情不对,又如何通过整合信息猜到了大致的情况,再以什么借口说服那些人外出打猎,怎么不做痕迹的把人引导到那座山附近,又怎么组织围攻的。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展现出惊人的军事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信息的敏感和收集能力。

前任沙皇原本想培养他成为一名为帝国征战的将军,但卡列宁的一番话却打消了他的想法。

俄国不缺将军,不缺各种形式,各种武力值,□□的将军。

但俄国实力远远落后欧洲其他国家,急需要进行一场规模庞大,涉及各行各业的工业革命。

只有让俄国人民吃饱饭,发展出强大的武器,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而他的目标不是将军,是推动俄国发展。

此番话打动了沙皇父子,交代卡列宁勋爵好好培养这个孩子,未来一定会是俄国的栋梁。

并且在他上大学期间,委托他组织了情报安全部门,以对抗国外的间谍组织。

卡列宁花了五年,把情报网遍及俄国大部分有人烟的地区,并在各个国家打下基石,只要按部就班发展,就能形成庞大了情报网,帮助俄国政府及时掌握各国情报。

而他在昨晚这一切,立刻功成身退,把明面上的一切都交出去了,自己则成了清清白白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