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太监倒是伶俐,道:“奴才不知。只如今皇上、太子殿下、九皇子殿下、袁尚书、田国舅,并田国舅族里一个子侄,都在里面呢。”
有九哥和田立义?
永嗔加快脚步,这俩人凑一块去,准是又要恶心太子哥哥。
一时到了乾清宫,却发现事情不全然是他想象的那样。
景隆帝见他来了,一指袁尚书,道:“你给他说说。”
袁尚书五十余岁,有点书卷气,因将前情娓娓道来。
原来是山东东阿县反贼作乱,放火烧衙门,放了牢狱里的囚徒,又与之沆瀣一气,乘船顺着黄河河道,一路直奔下游的平阴县。
东阿县县令不知所踪,平阴县县令不肯弃民逃走,死守县城,满门被杀;巡按御史孔可祯恰巡查至平阴县,不及离去,也死于反贼之手。
那不肯弃城逃走的平阴县县令,姓蔡名子真,乃是永嗔师傅蔡世远的独子。
永嗔前面听着反贼作乱,已是义愤;待听到捐躯的县令乃是师傅独子,又想到那日送蔡世远出宫时,他提起子孙时橘皮似的老脸上那温暖笑容,怒发冲冠之下又有一层悲哀。
便是手刃了这些反贼,蔡师傅的独子也活不回来了。
景隆帝见永嗔脸上大有悲愤之色,乃说道:“方才朕跟他们议了许久,旁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只一个带兵的前锋领队还定不下来。这为国捐躯的平阴县县令蔡子真,是你蔡师傅的独子,这才叫你过来——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说着就审视着他。
永嗔却是问道:“敢问父皇与诸位哥哥大臣都拟定了哪些人选?”
景隆帝这会儿心思沉重,也不打趣他,只道:“你九哥举荐你十六哥,田立义举荐他族里子侄田本伦。”
“那……”永嗔坐在下首,看向坐在左上首的太子哥哥,后者正有些担忧地望着他,“太子哥哥呢?”
景隆帝重重透了口气,“太子举荐了永清——但是永清如今夜夜笙歌,朕不敢用他。”
永嗔吸了口气,蔡师傅当日叮嘱他的话,言犹在耳。